党建领航
追光家国路 燃梦正青春
我院党员开展9月“一联一帮”活动
80年前,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,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中点亮民族救亡的星火;80年后的今天,我们循着先辈足迹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,读懂“家国”二字的千钧重量。9月10日,我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赵旭东、高鹏、李婷和党员同志们一起走进班级,以“追光家国路,燃梦正青春”为题,循着历史脉络、聚焦时代精神,为学生带来一堂浸润初心、激荡热血的思政课。
一、铭记历史・汲取力量:从英雄群像中读懂“家国”二字
“宁为战死鬼,不作亡国奴。”张自忠将军的呐喊穿越时空,在课堂上激起阵阵共鸣。课程开始,领导干部们以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为脉络,逐一讲述赵一曼“未惜头颅新故国,甘将热血沃中华”的决绝、杨靖宇冰天雪地中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,还有中国吗”的坚守,以及无数无名英雄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的壮烈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铅字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黑暗中举着的火把。”
二、中国速度・见证奇迹:从奋斗足迹中看见“担当”力量
党员们以钱学森、黄旭华等科学家的归国抉择为例,讲述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担当;又以万佐成、熊庚香夫妇在医院旁搭建“抗癌厨房”,18年为数千家庭提供温暖的故事,展现平凡人“力所能及”的伟大。当讲到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的日记时,课堂自发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——那是青年与青年的隔空对话,是对“担当”二字最真挚的回应。
三、追光而遇・沐光而行:从榜样精神中找到 “前行” 方向
在第三篇章,老师们将历史与现实交织,让同学们看见“光”的传承:从赵一曼狱中教难友识字的“信仰之光”,到陈红军为救战友牺牲的“担当之光”;从钱学森回国时“我将竭尽努力,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”的“赤子之光”,到当代青年在科研、支教、抗疫一线的“青春之光”。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“追光故事”:有人以航天人翟志刚为榜样立志投身科研,有人受戍边英雄感召加入校园国防社团,平凡的话语中透着坚定的力量。
四、志存高远・脚踏实地:以青春之我筑梦未来之路
“少年应有鸿鹄志,当骑骏马踏平川。”在第四篇章,老师们将理想与行动结合,鼓励同学们既要“仰望星空”,更要“脚踏实地”。课堂上,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新学期计划,字里行间是青年对“脚踏实地”的理解,更是对“筑梦未来”的承诺。
五、微光成炬・星河共耀:以团结之力续写时代华章
“当千万束微光汇聚——便是盛世!”最后一个篇章,学生以青春之名,向班级宣誓:“珍惜集体荣光,不负同窗守望;互助如光暖途,包容似海纳江;各展所长发光,共筑班级力量;同心绘就同心圆,微光聚作星河长;新学期,齐奋进,让每个名字都闪亮!”激昂的声音里,是新一代青年对家国的承诺。
学院寄语同学们:“80年前的青年用热血回答时代之问,今天的你们,当以知识、以担当、以热爱,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属于中国青年的最好成绩。”
新征程上,让我们以青春之名,追先辈之光,燃时代之梦,让个人的“微光”汇入民族复兴的“星河”,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家国故事!